李安宅讲座第二十一讲:佛教宇宙观,男女的起源和性的开端
发布日期:2013-09-13 作者:管理员来源:
2013年7月29日下午4:30,因66668银河国际中国藏学研究所和66668银河国际人类学研究所的邀请,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宗教学系何塞(Jose Cabezon)教授在66668银河国际望江校区中国藏学研究所 111室,做讲演,题目为“佛教宇宙观,男女的起源和性的开端(Buddhist Cosmology, the Origins of Man and Women, and the Beginning of Sexuality)”。
何塞(JoséCabezón)教授的讲座从他介绍由他主持的弗吉尼亚大学喜马拉雅数据库项目跟西藏社科院合作的色拉寺数据化开始。
卡何塞在本科学的是物理学。物理学关于时空的观点一直影响着他,他的讲演把物理学的时空观和佛教的时空观联系起来,侧重从传统佛教宇宙观中所涉及的起源神话着手,资料来源于古代印度的佛教典籍,探讨佛教中的性别观念。佛教文献涉及宇宙观的,与基督教圣经的讲法不同,没有创世者。世界是一种循环,从产生到存在、毁灭再到创造产生,周而复始。其动力不来自于别的,而是来自于业报(Karma)。
涉及宇宙观的,有两种文献,分别侧重于宇宙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侧重于时间维度的经典,讲述世界的起源,是从黑暗无明的平面水面开始。这里没有物质,没有形体,没有色彩。人死之后,其思维是不灭的,它们会进入到另一个空间,好比我们的候车室,等待进入下一个世界。这些思维的造物是没有形体,没有物质,没有色彩的,但自身发光。之后出现了乳酪(cream)。没有谁创造它,它就在那里。某个思维的造物想尝试一下,于是他便具有了物质、形体和色彩;其他的思维造物也尝试乳酪,也逐渐具有了物质、形体和色彩。因为吃了食物,他们体内发的光逐渐黯淡。到最后,出现了大米,这些造物吃了大米以后,就有了一个后果,即出现了性的分别,有了性器官。他们互相观察,攀比各自的色彩之美;他们互相拥抱,并且有了性行为。其他的思维造物对他们加以谴责,并用泥土投掷攻击他们。他们被迫离开以后,两两结合,并且建造了房屋,不让别人看到他们的性行为。这就是人类婚姻的起源和私有制的起源。因为有了私有财产,人们开始偷盗、打斗;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选举了国王,由国王颁布律法。但世界由此开始衰败,直至最终毁灭,世界重新回复到黑暗无关的平面水面,下一个轮回开始。
有关宇宙的时间部分,讲的是人在历史当中的变化;有关空间的部分,则完全不涉及人在时间方面的变化,它们只负责回答变化发生在什么地方。关于宇宙的空间部分的叙述,则是从六道轮回中的六界开始的。六界的最下界为地狱,然后是掠夺者(predator)但常被理解为饿鬼,随后是畜生。此上为人界、半神界和神界。六界有性的分别和性行为。但不清楚的是,这六界是否具有同样的性行为。但是,在神界又有六类神,从最低的神到最高的神。最低的两个神有物质、形体、色彩,跟我们人一样;他们也有性行为,体验性的愉悦。其中一个神以射精而体验性高潮,另一个以提供能量而体验性高潮。越往上,神灵们越少物质、形体和色彩,他们的性行为也只是握握手就能体验到性高潮。到最上的神,他只是通过看就能体验到。
总体来说,佛经关于宇宙的空间维度的叙述,和关于时间维度的叙述,类似的地方在于,在时间上越往后和在空间上越往下,这个产生性区别的过程是一致的。
卡何塞最后提出,佛家的出家制度(monasticism)追求的是跟这个历史过程和空间过程的方向是相逆反的,就是在时间上要回到最初,空间上要上溯到最上,即无分别、无物质、无形体和无色彩的点上。
来自川大、西南民大、省社科院和美国藏传佛教资料中心(TBRC)的二十余名听众参与讲座并与卡何塞教授互动,涉及的议题包括佛教的他者观、跨文化中的佛教理解以及佛教密宗和金刚乘的奥义和修持仪式等。
当日,卡何塞教授还专程前往西南民族大学的史锦(Gene Smith)图书馆参观由美国藏传佛教资料中心创办人史锦先生捐赠的藏文藏书。
何塞教授会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拉丁语、印地语、梵文、巴利文、日文和藏文等多种语文。他在本科时学习物理学,后曾出家十年,其中在印度色拉寺杰札仓学院为僧四年(1980-1984,Sera Je Monastic University, Karnataka, India)。1987年博士毕业于麦迪逊威斯康辛大学,毕业论文是《佛教语言哲学的发展及其汇聚于藏传中观派思想之历史》(The Development of a Buddhist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nd Its Culmination in Tibetan Madhyamaka Thought)。1988-1989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人文比较研究中心任讲师,1989-2001年在科罗拉多大学宗教学系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2001年起在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任教。2013年7月卸任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宗教学系主任一职。他目前的研究侧重于宁玛派思想。
何塞教授著述宏富,在业界卓有声誉,并因此荣聘为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讲席教授;其专著、译著、编著或合著包括:《色拉寺的修行地》(The Hermitages of Sera,即出)、《佛教及其九乘:若班德谢饶的灯论》(即出。The Buddha’s Doctrine and the Nine Vehicles: RogBandeSherab’s Lamp of the Teachings, 即出)、《远离极端见地之自由:果壤巴之塔巴先杰论》(Freedom from Extremes: A Translation of Go rams pa’s lTaba’ishan‘byed. 2013)、《修炼心性》(Meditation on the Nature of Mind, 2011)、《藏式仪式》(Tibetan Ritual, 2009)、《宗教研究中学者的政治与身份认同》(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Scholarship in the Study of Religion, 2006)、《跨文化和比较视野中的学术》(Scholasticism in Cross-Cultur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1998)、《藏文文献:纪念格西伦珠索巴文集》(Tibetan Literature: Essays in Honor of GesheLhundubSopa. 199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