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伦萨大学教授和美第奇档案馆研究员马尔塔•卡罗西奥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发布日期:2014-04-29 作者:管理员来源:

 

应66668银河国际历史文化学院之邀,佛罗伦萨大学教授和美第奇档案馆研究员马尔塔·卡罗西奥(Marta Caroscio)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2007年,马尔塔获锡耶纳大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托斯卡纳地区的锡釉彩陶》(La Maiolica in Toscana tra Medioevo e Rinascimento)随之出版。从那时起,马尔塔教授一直从事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尤其是瓷器在意大利传播的研究,最近她参编的《世界之光:皇帝统治下的地中海彩釉陶器》(La luce del mondo: maioliche mediterranee nelle terre dell'imperatore)也已出版。
2014年4月28日晚7:30-9:00,马尔塔研究员以“青花和红色郁金香:中国瓷器和近代早期美第奇宫廷的趣味”为题,在文科楼藏学研究所会议室做了一场学术报告。我院李映福教授、刘耀春副教授、杨兴梅副教授、吕和应老师、辛旭老师、代丽娟老师等出席了讲座。
 
image002.jpg
 
马尔塔研究员以佛罗伦萨社会物质文化为大背景,分析瓷器作为一种进口商品在16、17世纪美第奇宫廷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她指出,从14世纪开始,瓷器被大量运往欧洲,但此时它只是供上层阶级把玩的奢侈品,当时的社会上层都喜欢收藏瓷器,并且瓷器也被视为一种外交礼物,虽然在16世纪上半期的欧洲宫廷中,瓷器也被用作餐具,但仅仅是在特俗场合才使用。直至“马尼拉—阿卡普尔科航线”(Galeón de Manila)开通之后,瓷器才可能被更多的人接触到。
 
早在15世纪,意大利就开始在当地生产的锡釉陶器上进行采用中国瓷器的纹饰,到16时期后半期,尤其是17世纪开始,人们开始对中国瓷器进行仿制。托斯卡纳美第奇家族的弗朗斯科一世大公爵还发明了一种软质瓷,被命名为“美第奇陶瓷”。因为他们并不熟悉中国植物,所以最初他们对于中国瓷器进行原封不动的进行仿制,直至中国的菊花、牡丹等植物传入欧洲之后,他们才意识到他们所绘制的植物是什么。
 
image004.jpg
 
马尔塔研究员指出,意大利对中国瓷器的收藏和仿制显示了一种物品时怎样引发对于技术的模仿,同时也满足了外国人的品味和要求,出现了专门针对外国市场的产品。总之,作为样本的中国瓷器在近代早期成为一种重要的全球贸易商品。
讲座结束后,马尔塔研究员与在场的师生就讲座内容进行了互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