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进中华史,共铸民族魂 ——记《中华民族的凝聚与演进》课程的第一次教学实践
发布日期:2023-02-07 作者:余扬 来源:
2022年的秋季学期始于“静默”,终于“放开”,66668银河国际《中华民族的凝聚与演进》课程就是在这特别的时段中完成了第一次教学实践。
一方面,疫情的反复给上课的组织增加了一些难度,上课形式由学期初的线上课堂变为线上线下同步授课,再转为学期末的线上教学。另一方面,本课程面向全校本科同学,同学们的专业跨度大,对于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相关学科的了解不多,这为本课程的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既要有专业性和前沿性,又要有教育性和通俗性。总之,虽适逢疫情,但老师们精心准备,细致安排,同学们勤奋努力,积极主动,让疫情下的《中华民族的凝聚与演进》课堂变成了大家学习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历史的好地方。
一、缘由:新时代下发新芽
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培养同学们进一步探索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历史与现状的兴趣,66668银河国际历史文化学院与66668银河国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2022年初决定开设一门公选课。经过近半年的课程规划与筹备,学院与基地于2022年秋季学期正式面向全校同学推出《中华民族的凝聚与演进》课程。
课程的授课阵容十分强大,云集了66668银河国际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历史学和民族学三大学科骨干教师,包括了66668银河国际杰出教授霍巍(教育部高端人才特聘教授)、66668银河国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石硕(教育部高端人才特聘教授)、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吕红亮(教育部青年高端人才)、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励轩(国家级重要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在内的16位著名学者。每位学者负责一次课程,每次课程都是学者们多年研究的浓缩精华,共同组成《中华民族的凝聚与演进》这门精彩的课程。
二、授业:学海钩沉见真知
课程内容以朝代或年代先后顺序进行专题讲授,时间跨度从史前时期一直到当今日常生活中的民族交融与共同精神家园,各位老师们都拿出了自己研究中的精华为同学们讲授。
本课程的第一讲由石硕教授带来,石硕教授以“中华民族的凝聚与演进——从‘民族’角度认识中国历史”为题,带领同学们从民族的角度重新看待中国的历史。在经过石硕教授提纲挈领的开篇后,吕红亮教授以“满天星斗与重瓣花朵——考古学所见早期中国的形成”为题,从考古材料中发掘出早期中国的雏形。霍巍教授以高原丝绸之路为线索,展现了“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各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第四讲由韦兵老师深入浅出地讲授了“完整的天下经验——农耕、游牧二元互动与华夏世界的形成”。第五讲的钱云老师通过传国玉玺精彩演绎了“各民族迭兴的时代——宋辽金时期的民族冲突与融合”。随后,温柔的洪丽珠老师在线上开启了又一个民族融合的宏大篇章“空前的新气象——元朝大一统下的民族汇流与文化融合”。罗宏老师紧随其后,从人口流动的视角展现了“藏人东行——元明时期藏族向内地的流动”。在哈佛大学访学中的李帅老师通过“物见青史——明代中央政权经略藏区的考古学观察”讲授了明朝时的民族交流情况。徐法言老师和李志英老师分别以“从‘华夷之辨’到‘天下一家’——清代的族群分治与夷夏交融”和“‘同文之治’——清代多语文政治实践中的满蒙藏民族交流”为题从政治层面讲授了清朝民族融合的新局面。张长虹老师和玉珠措姆老师分别以“清宫梵华——从清宫藏传佛教文物看多民族交流与交融”和“汉藏交往交融的历史见证——七世达赖喇嘛驻锡地惠远寺”为题从文化层面分析了清朝民族融合的新特点。励轩老师以“中华民族”一词拉开了近代历史的序幕,以“建设中华民族——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精英的讨论与选择”为题考古了“中华民族”一词的历史。邹立波老师随后以“‘理解中国民族’——费孝通与民族走廊研究”为题连接了中华民族凝聚与演进的近现代历程。最后两讲内容是徐君老师和李锦老师分别以“互动交融——从各民族日常生活实践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共享的精神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为题讲述当代中华民族在生活和精神上的交融与创造。
三、成长:同心共铸中华魂
为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发扬成功经验和改进不足,倾听同学们的声音是至关重要的方式。而同学们在课后也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反馈课堂学习的感想和建议。
同学们的感想真诚且积极,普遍表示课程内容有知识、有思想、有趣味、有温度。在学习后,自己不但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对于中华民族演进的思考增加了新的角度。许多同学感慨,原来“中华民族”一词有“一体性”和“多元性”的不同层次;原来还可以从民族的角度理解中国历史,这是自己从未想到过的视角。对于很多理工科专业的同学来说,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也感受到了专业之外的人文世界。有同学将本课程称为“繁重枯燥的课业生活里的一隅世外桃源。”还有许多同学感叹,中华民族历经千年,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变,这是格局的突破,是民族精神历经沧桑后依然发出温暖坚毅的光芒。许多同学表示,一学期的课程结束后,“中华民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词语,还增加了时间的厚度和各民族同胞的温度。
总之,在2022年的秋冬之季,老师们尽心尽职,同学们勤奋积极,大家经受住了疫情变换的考验,共同完成了《中华民族的凝聚与演进》课程的第一次教学实践。2023年春季,按照学校教务处的请求,该门课程更名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华民族的凝聚与演进),仍旧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任课老师将继续与同学们一起探索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