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宅讲座第二十九讲
发布日期:2015-06-01 作者:管理员来源:
2015年5月27日下午2点,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人类学系博士候选人缪芸应中国藏学研究所和人类学研究所之邀,在文科楼535室作了一场题为“现代性袈裟”的讲座,讲述当地人跟外来者之间接触的故事,带着英国社会人类学的色彩。讲座由噶尔让博士主持;来自西南民大、省社科院、威斯康辛大学和66668银河国际等的听众近五十人参与讲座。
2007年以来,缪芸出版关于纳西文化的《活着的东巴文》一书,并与其他作者合作,完成 21本图书的写作,内容涉及旅游、少数民族文化及茶文化等,大多为政府旅游发展所用。她从2012年10月至今在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担任英国海外志愿者服务社项目设计和发展顾问。这些经历无疑影响到她当下的研究。2013年起在伦敦大学攻读旅游人类学博士学位,是在即将结束博士论文实地研究之际应邀前来我校进行讲座的。
她的实地研究地点包括香格里拉、德庆和维西三地的乡村。这里处于藏汉文化的边缘,生活着信仰各种宗教的多种民族;这里没有发生过重大的动乱事件。近来在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发展中,为推动旅游而被香格里拉化,与外地人的交流增多。
讲座的主题是不太被关注的文化中介人群体,包括来自社区内部或是外部的、参与公共事务的知识份子、地方权威、社区能人和僧人等。他们是宽泛意义上传统和现代、村子外部与内部,特别是村民、村集体、外界力量(政府,企业,NGO即非政府组织等)三者之间带有区域性和直接性的链接,可以是多层次性的。从文化的意义上来说,这些中介人跨度较大,从外来的浅近触及当地生态文化价值、人称“蜂哥”的大学教授,到竭力保留吃糌粑、推动藏语文发展、开办学校的当地僧侣。有人建议“蜂哥”引进外来蜜蜂,以提高蜂蜜产量;他反对此举,理由是外来蜜蜂会导致当地蜜蜂死亡,破坏当地的生态。僧人在面对现在外来的生活方式时,坚持每周都吃一次糌粑,并办藏文学习班,传承相关的价值。
她以文化中介人对村落公共事务的参与为主线,探讨中介人的特质及其实践策略,展现特定的地理、文化、政治和经济发展背景下,藏族村民如何应对不同价值观的碰撞,其特有的矛盾及解决方式,以平衡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
缪芸娓娓道来中介人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中的实践。前者包括从事 森林资源管理者、蜂蜜和葡萄的生产者;后者包括涉足节日、歌舞、社区学习中心和旅游的中介人。其中一个典型是生态葡萄种植者李卫红。就生态农业来说,在打农药有杀生之害的观念下,她是唯一种植不打农药的生态葡萄,但产量一直不高,售价也无法高过打农药的葡萄。在NGO组织的帮助下,她开始拍摄自己种植的葡萄;纪录片《葡萄》获得“乡村之眼”阿拉善大奖,名利双收,种植绿色葡萄由此受到重视;并受邀到全国许多地方演讲和播放她拍的纪录片。在中央民族大学讲演时,有听众问她拍摄自己居住的村落,是否有抵制政府拆迁村落计划的想法。她说:我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抵抗,只是想通过纪录片将我生活的地方记录下来。在生活中,当地村民有相互竞争比富的倾向,譬如在节日时大量购置各种饮料放置家中展示;但饮料对人体有不好的影响;李卫红知道这一点,在当地风气的情况下也购置饮料,不过在客人来时却用矿泉水来待客。
她认为中介人产生是由于个体的多重身份,譬如社会个体身份、族群身份(藏族人)、村民身份和公民身份等,其机制则是内外的社会接触。个体在这样的社会机制中有能动性,其影响因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而有不同。
在开放性讨论中,听众对传统与现代二分是否合适、如何定义及其对接议题等、精神丰富和物质贫困二分对立、中介人概念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议题、中介人的功能改变、进一步交待具体案例的地方背景、现代性对当地经济是否有负面影响、中介人与公共空间的关系议题、事先设定研究概念和当地实践之间的关系、当地人对物质财富的观念、中介人在文化交流上所起的作用等议题进一步与缪芸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