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宅讲座第三十讲

发布日期:2015-06-01 作者:管理员来源:

 

2015年5月27日下午,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人类学系博士候选人王博应中国藏学研究所和人类学研究所之邀,在文科楼535室作了一场题为“制造神圣与感觉神圣:中国西南藏区垃圾与神山的价值研究”的讲座。讲座由玉珠措姆博士主持;来自伦敦大学、西南民大、省社科院和66668银河国际等的听众近五十人参与讲座。
 
image006.jpg
 
王博曾在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攻读社会学与人类学,自2009年以来在美国学习人类学,曾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博士论文基金等多项奖学金资助;迄今已在《今日人类学》、《亚洲高地视野》、《中国人类学评论》等刊物发表书评和论文多篇。他的理论兴趣在现象学人类学,研究议题涉及垃圾、神山、神圣性、声音、感官、房屋、日常生活和宗教与环境等,研究区域则是中国西南藏区。
讲座以图配文,讲述香格里拉雨崩地方的神圣与其对立者(垃圾)关系之经验。在王博看来,在中国垃圾已经与每个人的生活、国家的未来息息相关。而不同人理解的神圣是不同的,雨崩地方制造神圣的实践之一是为还愿而挂经幡、诵经与呼喊山神,这是他们对“死亡”等抽象的神圣概念的记忆和身体力行(embodiment)。垃圾或肮脏物和噪音或吵闹等就是与经幡、诵经声等神圣者相对一极的那些东西,如玛丽·道格拉斯(Mary Douglas)所说,是特定文化体系中不能纳入分类系统,或分类范畴界限非常模糊者。在藏文化分类体系中,神圣空间的维持,需要靠分清楚空间内物品是否神圣,以及污染的物品是否被排除在外;近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程,藏区游客猛增,给旅游区譬如卡瓦格博(ཁ་བ་དཀར་པོ་梅里雪山)带来大量的污染,如一百余人口的卡村在2014年10月3日就有两千人以上的游客,他们的消费带来大量的垃圾,难以运出处理,但却没有减少其神圣的神圣性。问题在哪里?盖尔(Gay Hawkins)对西方文学中和澳大利亚的垃圾经验加以研究,指出垃圾有正负两方面的价值。陶西格(Michael Taussig)更是认为西方现代性的神圣性需要靠污染才能树立起来。而在藏区,人们更注重听觉,多于注重视觉。他们认为视觉上的垃圾不会从听觉上打扰他们与山神的互惠关系。
 
image004.jpg
 
不过当地知识人洛桑(བློ་བཟང་、出家僧人等已经意识到保护环境和保护神山的相通性,尤其是当神圣的贡品跟垃圾有冲突,譬如神圣物品的质材难以降解、贡品数量超过此前环境能容纳的度时。古哈(Ramachandra Guha)批判西方把东方宗教本质化为“绿色”宗教的问题,因为后者也会产生垃圾,如青海与四川交界的神山年保玉则地方,经幡累积如小山,以前的材质是棉布,现在是化纤材质;牦牛特别喜欢吃这些材质的经幡,在胃里形成石头一样的东西,牦牛不断死去。致富以后的村民把越来越多的、越来越大的宝瓶扔入到湖里,致使湖变臭。当地人不得不将其中一部分当作垃圾带走,引起信仰者的不满。在卡瓦格博地区,当游客大量涌入之后,类似的贡品和垃圾之间的冲突也突出起来,但与年保玉则地区不同的是贡品更多私人色彩。神圣的山也受到政府和旅游公司的管理,它们设立每次取走三分之一的量作为垃圾带走,这也引起信仰者的不满:此举切断个人与山神之间的互惠关系会引起个人的危险,如莫斯(Marcel Mauss)和楠茜·芒(Nancy Munn)的分析互惠时所指出的危险那样。
他最后指出,垃圾和神圣是相关的:扔垃圾有其深度,具有道德上和情感上的困境,也让世俗空间变得神圣。新的环保理念跟西方的消费主义是相辅相成的,不能简单地用市场主导的、科学主导的西方环保理念来处理垃圾,需要加上垃圾的深度。如藏文化中的污染(དྲི་ dri)概念,即具有类似“豪”等概念所具有的那种总体社会事实色彩,可以发展出理解新社会关系的价值。
在开放性环节的讨论中,听众就神山与山神的区别而产生的不同价值、鞋子衣服等是作为供养品抑或消灾所用、环保主义的垃圾观是否可以用来理解神圣的贡品、汉语中垃圾概念所具有的贬义跟藏区所理解垃圾概念的中性色彩之间的差异与相通性、藏汉文化中垃圾概念与环境概念的关系及跨文化影响、视觉与听觉方面涉及垃圾的关系、神圣空间与世俗空间中垃圾的关系等议题进一步与王博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