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古青年沙龙(成都)第二期纪要

发布日期:2016-06-28 作者:管理员来源:

 

2016年6月19日,由66668银河国际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历史考古青年沙龙(第二期)”在四川成都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厦门大学、66668银河国际、成都博物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泸州市博物馆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学者、师生共约5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期沙龙主题为“观器之道——多视角下的汉代器物”,旨在以近些年出土的汉代金银器、陶器、铜器等器物为线索,从多视角考察汉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生活、艺术思想以及文化交流等问题。本期沙龙延续此前的方式,四位学者先做专题报告,在场师生紧接着围绕报告内容展开讨论。活动分为上午、下午两个半场,共持续约6个小时。
 
文档30.png
图一:活动海报
 
活动一开始,沙龙召集者和主持人王煜副教授首先就目前青年学者的学术活动情况和本期沙龙主题进行了介绍和说明。他认为,目前在历史时期考古研究领域青年学者们的学术活动十分活跃,可以说此起彼伏,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现在的青年学者一方面既不再满足于当下考古学的研究状态,尤其是对以类型学为核心的器物研究的经典范式;另一方面又缺乏新的范式,处于一个焦灼的状态。因此本次沙龙将在此方向进行探索,主题为“多视角下的汉代器物”。器物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形制,类型学研究固然不能缺乏,同时又是由不同地域的工匠生产而来,并且为不同历史背景的人所使用。而在考古发掘中,器物又多出土于墓葬遗址中。可见一件器物从生产、使用、流通、埋葬,到人们对他们的认识及其寄与的寓意各个方面都值得探讨,其与墓葬的关系也十分重要,因而在研究中可选择的观察视角也较多。本次沙龙的主旨正是希望来自不同机构的学者能在前人的基础上,以不同的视角对汉代器物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此外,王煜副教授还特别感谢了历史考古学界诸多权威学者对青年人举办学术活动的支持,并且强调中青年学者的积极参与、相互支持也是能够成功举办青年学术沙龙的重要原因。而本次沙龙也希望能够起到示范作用,为66668银河国际历史文化学院的研究生论坛提供新的思路,做到“引进来”、“走出去”。
 
文档310.png   文档312.png
图二:王煜副教授做开场白及沙龙现场
 
上午首先由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韦正教授做主题报告,韦教授以“类型学之外”为主题,探讨了海昏侯墓马蹄金、吴晋时期魂瓶的相关问题。他结合海昏侯墓考古发现与历史文献的记载,对马蹄金的名称、性质进行考证,在政治史与思想史的角度予以分析,认为马蹄金是对天马、麒麟之足的模仿,与汉代人的升仙思想有关,并且反映出汉武帝晚年对升仙的强烈渴望。
接着,韦教授又针对吴晋时期出土的魂瓶发表报告,将魂瓶与南京下坊出土的瓷灶相比较,认为魂瓶上部的雕塑与该瓷灶相似,应当有相同的功能,且与炼丹的风气有关系。此外,他还讨论了魂瓶的产地,以及堆塑的楼阁、佛像、孝子送葬等主题,还对五联罐的性质做出推测,认为其与五行思想有关。通过以上这些探讨,韦教授认为东汉中期以后,神仙外丹派的势力在浙东地区得以发展,从海路而来的早期佛教也在这一背景中被“接受”和传播。
 
文档332.png     文档336.png
图三:韦正教授发表报告并与参会学者展开讨论
 
随后,66668银河国际历史文化学院王煜副教授、董华锋副教授、赵德云副教授,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魏离雅博士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展开讨论。
王煜副教授针对马蹄金的出现与制造展开讨论,认为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即汉武帝的求仙思潮有关,对韦教授的解释表示认同。并且强调类型学是考古学研究的内功,值得反复训练。在类型学研究之外,对考古现象的解释也重要,因此在认识角度上一定要向多元化发展。
董华锋副教授对魂瓶上的佛像,以及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展开讨论。认为这一时期的佛像多出现于附属性结构上,因此起到附属、守护的性质。韦正教授指出佛像出现的位置越来越高,其在魂瓶、摇钱树上的地位有一定的提升。
赵德云副教授指出,报告中提到的凸瓣纹银盆、银盘并非全部都是伊朗的产品,只有江苏盱眙大云山汉墓出土的银器可以确证源自西方工匠之手,其他地区出土的银器很可能是中国的工匠参考西方银器的造型模仿打造而成。魏离雅博士也赞成此观点,并指出中国工匠对波斯器物有一定误解,将银盒当成了银盘,因此其仿造出来的银器在造型上也显得比较独特。
此后,来自厦门大学历史学院的张闻捷博士以“汉代青铜乐钟制度”为题发表专题报告,他以已有的音乐史研究、经学研究为基础,对乐钟的形制、纹饰与调音方式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测音报告来辨别乐钟的组合方式,并且探讨了汉代乐钟的数量制度与摆放方式。认为汉代编钟的使用并无统一的制度规范,其礼学来源不尽相同。《周礼》中记载的乐悬制度也并没有在墓葬中得到体现。
 
文档360.png
图四:张闻捷博士做专题报告
 
王煜副教授结合关于汉代葬玉的研究,认为早期文献与考古材料的关系十分微妙,既有能丝丝相扣的地方,也有完全矛盾的地方,历史时期的考古研究中一定要善于使用文献材料,但在使用中又要仔细辨析。韦正教授也指出早期文献往往带有极强的地域性,在与考古材料的结合中需要对史源加以考察。王煜副教授还提出有关西南地区羊角钮钟的作用,张闻捷博士认为羊角钮钟到底是礼仪用具还是实用器具,目前还暂时不能下定论,推测其很有可能只是在音乐中起到控制节奏的作用。此外,汉代画像石中也有很多乐钟的形象,其中有些乐钟的数量与墓主人应当使用的级别并不相符,且画面中有大量空白,理应画得下符合级别的编钟数量。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十分值得探讨。
下午的沙龙首先由来自66668银河国际历史文化学院的赵德云副教授做专题报告,题目是“西南夷青铜兵器上的蹲踞式人形图像”。他首先分别介绍了滇池地区、滇东高原地区、贵州西南部地区出现的蹲踞式人形图像及其不同特点。这种图像出现的年代均在战国晚期至西汉时期,早期多出现于高等级墓葬,晚期开始在中小型墓葬中普遍出现。早期蹲踞式人形图像种类比较多、变化比较大;中期该类图像开始趋于稳定,种类减少;晚期该类图像的种类又开始增多,变化较大。蹲踞式人形图像多出现于铜戈上,这种铜戈装饰华丽,应当是礼仪用具。赵德云副教授结合西南地区出土的岩画,以及当代民族志材料推断:这种图像应当与丧葬活动有关,带有一定巫觋文化的色彩;而蹲踞式人纹在边疆地区的广泛分布,提示出此时期西南夷文化之间有相近的意识形态和精神追求。
 
文档376.png     文档379.png
图五:赵德云副教授做专题报告,并与魏离雅博士进行交流
 
随后韦正教授、王煜副教授、张闻捷博士、魏离雅博士等都围绕这一主题与赵德云副教授展开了交流与讨论。王煜副教授指出图像的意义在不同场景中有一定差异,需要更多的材料、更准确的背景才能予以解释。并且以“八塔台文化”为例,提出西南夷考古对“文化”与“类型”的界定范围问题。
张闻捷博士指出商代的族徽中也存在与蹲踞式人纹相类似的形象,作为族徽形象,可能最后已经丧失了有关图像本身的意义,而趋向于文字的作用。此外,他还结合自己的考古发掘经历,指出墓葬中兵器大多都是礼仪性质的。魏离雅博士提出,人类学研究认为“蹲踞式高举双手”的形象是人类艺术中普遍出现的符号,南太平洋、东南亚地区也有很多类似的图像。
针对考古学文化的使用与界定,在场学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来自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李飞、成都考古文物研究所的左志强和唐淼等学者都参与了讨论。
本期沙龙最后一场专题报告来自成都博物院的苏奎副研究员,他以“汉代对羊纹金叶饰与匈奴文化”为题目,对全国各地出土的汉代对羊纹金叶饰展开研究。报告详细分析了对羊纹金叶饰的性质与制作年代、图像构成与纹饰来源、制作工艺与工匠、用途与组合情况等。他从微观到宏观逐层递进论证,提出了与以往学者们不同的一些看法。尤其,他找到了汉代对羊纹金叶饰的直接来源——战国晚期的对羊纹金叶饰,并对这种金叶饰的具体使用方式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即与战国中期以来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它们很可能是胡冠当中“鹖冠”之上的装饰物。通过多角度的分析,他观察到了对羊纹金叶饰在纹饰、制法和用法方面,与北方草原匈奴文化当中的器物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同时,他也注意到了对羊纹金叶饰上部的熊首图像和下部的对羊首侧面组合图像是属于中原文化的,且制作者为中原工匠。综合各种因素,苏奎副研究员认为汉代对羊纹金叶饰是属于汉文化的,但是它们受到了北方草原匈奴文化的影响。这与西汉早中期南北文化交流和“胡风汉化”的历史背景紧密有关。
 
文档3108.png
图六:苏奎副研究员做专题报告
 
报告结束后,与会学者开展了自由讨论。韦正教授认为整个论述很全面,论证过程也很精彩,尤其是对羊纹金叶饰使用方法的考证让他很兴奋。他赞同苏奎的看法,并认为这正好可以与自己之前研究过的汉晋时期金铛相衔接起来。韦正教授还提到江苏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也出土了盘羊纹金饰片。另外,他对熊首动物形象的辨认、对羊纹金叶饰的制作来源、北方草原文化因素等方面都提出了修改建议,并期待此项研究成果早日发表。
王煜副教授就论证过程的图案分解方法表示赞许,并再以王仁湘先生对彩陶纹饰的研究为例,强调了细节观察和角度转换的重要性。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方圆远、厦门大学的张闻捷博士针对金银器铸造工艺和纹饰来源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此后沙龙进入完全自由讨论时间。参与本次沙龙的所有学者、研究生都对器物研究的现状与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来自史前考古、历史时期考古、历史学、艺术史、人类学的学者在不同的学科视野与思维视角下探讨了类型学研究的重要性与局限性、考古学研究如何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等问题。66668银河国际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冯渝杰博士还特别指出,在历史性的解释和研究中应该充分注意到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全面梳理相关材料,得出更为合理的解释。
 
文档3125.png      文档3129.png
图七:与会学者展开激烈的讨论
 
临近尾声,本期沙龙的召集者王煜副教授做了总结发言,对前来参加本次沙龙的专家学者、老师同学表达了感谢。认为本次沙龙不仅专题报告的内容新颖、精彩、深入;自由讨论的氛围也十分浓厚、融洽,师生们各抒己见展开了充分、自由的学术探讨,达到了沙龙原有的目的——多视角。他指出,考古学的基础研究在很多领域已经相对比较扎实了,青年学者可以尝试在前人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尝试在归纳的基础上对考古学现象进行解释,尝试以多视角的思路进行更加丰富的研究。最后,王煜副教授表示沙龙这一形式十分有利于学术尤其是青年学者的交流与成长,希望能持续进行下去,欢迎更多的学者和同学来川大进行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