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汉骥学术讲座第39讲:东南亚背景下的泰国的悬棺葬 讲座纪要

发布日期:2017-05-22 作者:管理员来源:

 Log Coffin of Thailand in Southeast Asia Context

       5月17日19点,泰国艺术大学Rasmi教授拉斯米·舒孔德杰(Dr.Rasmi Shoocongdej)女士以“东南亚背景下的泰国的悬棺葬(Log Coffin of Thailand in Southeast Asia Context)为题,在66668银河国际中国藏学研究所会议室为川大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为冯汉骥学术讲座第39讲。讲座由吕红亮教授主持,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博士生张正为担任翻译,考古系众多师生到场聆听讲座。
       讲座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 Rasmi教授介绍了她的研究方法,即以分析墓葬组织结构为主,结合族群记忆理论,并进行跨文化研究,利用民族志材料来理解当地的悬棺葬文化;其次,Rasmi教授简要介绍了位于东南亚及中国南部的多处悬棺葬遗址的考古发现;在这之后,Rasmi教授重点介绍了泰国北部的邦玛帕(Pang Mapha)遗址群,分析了该遗址的悬棺葬文化及其反映出的社会信息。
 1.jpg
(图一:Rasmi ShoocongdejRasmi教授)
       讲座伊始,Rasmi教授阐释了她的研究理论框架,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墓葬组织、墓葬结构的分析理论;二是民族志材料应用于考古学研究的理论;三是族群集体记忆、个人记忆的理论。为什么要在研究方法中使用这些理论呢?Rasmi教授指出:墓地是一个群体的专有空间,反映了这个群体的社会、家庭结构。分析墓地之间的整体关系以及墓葬内部的组织结构,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过,考古学研究只能让我们了解墓葬的基本情况,却很难了解到当时人群的社会行为,因此还要借助民族志材料来帮助考古学家进一步理解墓葬材料背后的社会信息。Rasmi教授列举了越南中部嘉莱(Gia Lai)遗址,她认为正是在分析墓葬结构的同时,结合了民族志材料进行研究,才让学者们加深了对嘉莱墓葬文化的理解。Rasmi教授还列举了印度尼西亚达雅克(Dayak)族群的二次葬现象,以说明通过对达雅克人集体记忆、个人记忆的分析,以帮助有关的考古学研究。她提到:例如木棺摆放方向等考古学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古代族群的集体记忆,而这些集体记忆的存在,也有利于考古学家对古代族群如何选择埋葬地点进行解释。
        解释完理论框架之后,Rasmi教授简要介绍了悬棺葬遗址的分布,主要位于中国南部与东南亚。例如云南的僰人就使用极为独特的悬棺葬,此类悬棺葬遗址中还发现了成组分布的岩画,Rasmi教授认为僰人与中国文献中提到的百越族群有关;印度尼西亚的托拿加(Toraja)遗址也发现了悬棺葬,但此遗址风格混杂,时代不明。除了悬棺葬外还有一种丧葬方式是将尸体埋葬在石洞中。值得注意的是托拿加的房屋建筑呈船形,这与越南考古发现的房址相似,推测该族群有可能来自越南。另一处船棺葬遗址的是马来西亚的沙巴(Sabah)遗址,该遗址年代较晚,随葬品中发现了很多水牛角,与中国出土的某些考古材料很接近;最后Rasmi教授介绍了菲律宾的萨加达(Sagada)遗址,认为该遗址与中国云南、广西发现的某些考古材料非常相似。Rasmi教授总结称,悬棺葬是东南亚、中国南部普遍出现的一种葬式。
        随后,Rasmi教授重点分析了泰国北部的邦玛帕遗址群,该遗址群属于铁器时代,时间距今2600到1100年。Rasmi教授将这个遗址群称之为悬棺葬文化遗址群,她介绍到:当地的悬棺葬都分布在很深的山洞中,这些山洞都很隐蔽,显然不愿意让他人轻易发现。这些墓葬中的木棺由树龄很大的柚木制作而成,并有配套的圆木垫支架,将木棺悬置于山洞中。随葬品主要有陶器、铁器、耳环之类的饰品以及玻璃珠等,据其推测,随葬的玻璃珠可能来源于印度。根据Rasmi教授团队的调查,当地诸多流域都有发现有悬棺葬,而不同流域的悬棺葬风格略有差异,主要是木棺头部的装饰风格不同。她指出,这些流域都采用悬棺葬的埋葬方式,是族群拥有集体记忆的反映;而各个流域的悬棺葬有不同的风格,则说明了个体记忆的差异。
 2.jpg
(图二:邦玛帕遗址群的位置)
        根据邦玛帕遗址群悬棺葬的调查统计,有80座墓地中都没有发现人骨,Rasmi教授认为这可能源于人类或动物活动对这些墓葬的扰动。Long Long Rak洞穴是调查中首次发现人骨的遗址,在当地语言中,Long Long是木棺的意思,Rak则是漆饰的意思,意即“有漆饰的木棺”。这处墓葬的时间在距今1960到1600年之间。与之前发现墓葬的洞穴相比,这处墓葬的外表稀松平常,起初并未想到这里有悬棺葬。洞穴内部构造复杂,里面有好几个小的洞室,其中最主要的是A1洞室,是这里最深的一个洞室。因为洞内缺乏氧气,棺木沉重,当地人又因为忌讳而不愿意帮忙,所以该墓地花了很长时间才完成发掘。
         根据统计,A1洞中共发现人骨最小个体数为116具,包括成年人骨67具和未成年人骨49具。木棺则只有20具,尺寸都在2到5米之间。所有木棺都由树龄100年以上的柚木制成,这些柚木在砍下来以后必须晾晒6个月的时间才能用来制作木棺,这说明这些墓葬需要长期的准备时间。墓葬中共存在三种葬式,除一次葬和二次葬外,还有一种直接将尸体放在地面上的情况。同时在墓葬中还发现了许多人工制品:包括陶器、铁器、漆片、篮子、玻璃珠等。这是这类物品在泰国属于首次发现,值得关注的是木棺部分饰有漆绘,还有一种类似于织机的工具。根据民族志材料,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同时在泰国、越南以及中国壮族聚居区至今还仍有人在使用这种纺织工具。
        Rasmi教授还通过树轮年代学的分析,对棺木年代、墓葬准备时间以及当时的环境信息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她指出:柚木生长在温和湿润的气候中,并且长在很高的山坡上,当时的族群需要走很远的山路才能砍伐到合适的柚木。墓葬中棺木的年代跨度很长,说明至少是三代人在同时使用这处墓地。Rasmi教授还指出,在分析墓葬组织结构时,最重要的信息是棺木的摆放方向。想要了解棺木摆放方向的情况,就需要绘制精细的平面图来进行分析。根据她的分析,使用这处墓葬的几代人都使用了同一种方式以及方向来摆放木棺。而木棺中经过二次葬的人骨,骨骸都不完整,只有部分骨殖被发现。此外,还发现部分木棺是由多人共用的,最多的一例是18人共用同一具木棺,而木棺上的小孔,也正是木棺反复被使用的证据之一。至于出现在地表的人骨,据体质人类学家分析,是墓葬被反复使用后,导致内部空间不足,后人直接把前人的尸骨移出木棺所致。
        Rasmi教授将Long Long Rak发现的木棺类型,与其他6个流域发现的悬棺葬木棺对比后,进行了类型学分析。认为邦玛帕遗址群悬棺葬木棺的风格发生了演变。
        在完成了上述介绍、分析后,Rasmi教授做了一个总结。她认为Long Long Rak洞穴中的墓葬有很多相同点,如埋葬方式、随葬品、棺木材料等,这说明使用这个墓葬的是同一群体;同时也有很多不同点,比如木棺头部的装饰风格,这说明着这个群体内部的家庭或个人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Rasmi教授认为这正体现了群体记忆与个人记忆之间的区别:这个群体在成员死亡后,都使用这一个墓地进行埋葬,这说明了他们之间共有的集体记忆与集体认同;而墓葬中不同的随葬品,如许多女性随葬的织机,则是他们个人身份的识别,也是个人记忆的体现。此外,这个墓葬中发现的人骨与器物,也让我们加深了对这种广泛出现的悬棺葬文化的了解。
         Rasmi教授还借此分析了邦玛帕群遗址人群的社会结构与人际信息,她认为那些体量巨大的棺木,其制作与搬运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在墓葬中它们也被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这似乎可以说明这些大型棺木的使用者是当时社会中地位高而受尊重的人,与那些小型棺木的使用者身份不同。而那些随葬的人工制品,如漆片、织机、纺织品等,则说明当时生活在邦玛帕的人群,已经掌握了许多复杂的技能,尤其是木材、木工方面的知识,这意味着手工业专门化的形成,同时也意味着邦玛帕遗址群所属的社会已经脱离了相对原始、简单的阶段。
有关邦玛帕遗址群的分析与研究还在进行中,Rasmi教授下一步的研究计划有三个方面:一是结合体质人类学、生物考古学等手段,进一步分析该遗址人骨中的信息;二是对出土器物做进一步的科技分         析;三是在大区域的范围内进行比较研究,当然这要建立在这一区域内更多详尽的资料基础上,因此也希望今后在这一区域的考古工作中,能有更多的测量数据与图片公布。
讲座结束之后,同学们就晋宁石寨山与托拿加遗址(Toraja)房屋建筑的相似性、邦玛帕遗址群出土的玻璃珠的来源、大型棺木使用者的身份以及手工业专门化的所属阶段等问题,与Rasmi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Rasmi教授特别指出,有关东南亚与中国之间陆上联系的研究还很薄弱,并且这个时段在东南亚属于史前考古,而同一时期的中国已经进入了历史时期考古的范畴,如果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这个藩篱就必须被打破。最后,吕红亮教授总结到:悬棺葬是中国学者很熟悉的题目,此前已经做出了很多研究,但是外国学者却很难了解到,这告诉我们应该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而Rasmi教授的讲座就正好为我们的研究提示了新的方法、新的材料与更加广阔的视角。
 3.jpg
(图三:讲座结束后Rasmi ShoocongdejRasmi教授与川大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