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三线建设历史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开题报告暨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发布日期:2019-01-15 作者:管理员来源:

      2019年1月5日-6日,学院主办的“三线建设历史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开题报告暨学术研讨会在66668银河国际江安校区举行。全国各地多所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党政工作人员、三线建设者、媒体工作者等七十余人参与研讨;同时,亦有全国多所高校的师生前来旁听。

      会议开幕式由王果副院长主持,王果副院长详细介绍了参加会议的各位嘉宾,并向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随后,霍巍院长简要介绍了66668银河国际历史学科的传统和研究三线建设的重要意义,并表示学院将大力支持三线建设的学术研究;66668银河国际社科处张洪松副处长介绍了66668银河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现状,并表示三线建设历史研究为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江红英副主任介绍了四川省党史研究系统在搜集、整理三线建设历史资料方面所做的工作,并表达了对此次研讨会及课题开展的期望与祝愿。

 

(与会人员合影)

      幕式结束后,李德英教授作开题报告。作为201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三线建设历史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李德英介绍了三线建设研究的既有状况、本课题关注的问题、项目开展面临的困难以及工作开展计划。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二研究室(经济史研究室)主任郑有贵研究员,原国家计委三线建设调整办主任王春才同志,四川省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巡视员宁志一同志,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小三线’建设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上海大学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有威教授,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创新利用的路径研究”首席专家、上海大学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吕建昌教授,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治水史”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王瑞芳研究员等专家就开题报告各自提出了意见与建议,专家组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如何看待三线建设和三线调整之间的关系?专家认为三线调整是三线建设的延续和发展,是三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是课题研究的对象;二、如何评价三线建设?专家们指出应将国防战备、经济效益、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起来加以考虑;三、如何解决资料搜集中存在的困难,特别是档案未解密的问题?专家们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四、课题最终成果如何呈现?专家们建议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将三线建设的诸多面向揭示出来。随后,上海大学“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中心”向课题组赠送了小三线建设研究系列丛书。

 

(李德英教授作开题报告)

 

(上海大学“三线建设研究中心”向“三线建设历史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课题组赠书)

      下午两点,本次研讨会的主旨报告会开始。主旨报告会由原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院长焦天佑主持,上海大学徐有威评议。原国家计委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王春才(《为彭德怀补碑——写出他的“三线”岁月》)从彭德怀与德阳工业的一段往事、彭德怀赞扬广安“厂社结合”“干打垒”、马识途在南充夜访彭德怀、勿忘彭德怀铁骨铮铮、高风亮节四个方面讲述了彭德怀元帅在西南主持三线建设工作的相关事迹,弥补了不少彭德怀元帅最后岁月仍心系国防建设、关心民众疾苦的历史细节。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宁志一(《三线建设的产业创新》)指出在既往三线建设的研究中,更多关注宏观布局和“三线精神”,对各大军工产业的科研创新成就和科研人员重视不够,应当关注到核动力、航天航空、军工电子等领域涌现出的于敏、孙家栋等优秀科研人员和科技创新成就。四川外国语大学张勇(《关于三线建设研究的几点思考》)主要关注三线建设历史书写与研究中的公共参与问题,通过分析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的人员构成结构,指出学者、政府、媒体等不同主体对三线建设的记录与研究侧重点不同,各主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互动值得更深入地观察和研究。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馆胡开全(《成都的三线成就与责任担当》)从国务院三线调整办公室的变迁、成都四大支柱产业的形成等方面,报告了成都在三线建设中的突出贡献,包括在本地建设中的成就以及对贵州等地的输出和支援,指出成都应当作为三线建设的中心城市加以研究。徐有威就以上报告进行评议,认为四位报告人分别从重要人物、科技创新、公众参与和地方贡献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报告内容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并特请王春才结合亲身经历,进一步介绍他记述彭德怀在川工作的缘起与部分细节。

 

(原国家计委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主任王春才作主旨报告)

      下午四点十五分,分组讨论会开始。第一场分组讨论会由中国社科院王瑞芳主持,攀枝花学院王华评议。华东师范大学李世众(《东南沿海小三线资料的搜集》)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民间记忆与地方文献研究中心”关于三线建设资料调查、整理与研究的情况,该中心已经搜集到湖北十堰二汽企业档案,以及江西省档案馆、吉安市档案馆、永新县档案馆所藏第二机床厂资料。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周明长(《三线建设与四川城市现代化》)着眼于四川省城市现代化与三线建设的关系,认为三线建设在客观上推动了四川省城市的兴起,奠定了四川省城市体系成长的基石,对当代四川省城市体系的形成、完善和更新产生了重要作用。辽宁省社科院黄巍(《突破与回归:辽宁三线建设述论》)通过对史实的梳理,论述了辽宁省在支援大三线,建设小三线历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其支援力度之大,涉及行业之广,搬迁设备、援建人员之多,持续时间之长,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名列前茅。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张志军(《江西小三线创设阶段的多重博弈》)考察了江西小三线创设过程中的复杂关系,展示了建设过程中围绕企业布局、人员安置以及资金来源等方面的种种曲折,展现了地方对于小三线创设和布局的考量。华东师范大学崔龙浩(《备战因素与政治运动下的三线企业选址——以二汽为例的考察》)梳理了第二汽车制造厂选址过程和围绕厂址产生的一系列政治风波,认为在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主导的企业建设选址过程受到战备观念、领导人个人意志、政治形势变动等种种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围绕其产生的争论与矛盾也深刻影响了基层的微观政治与人际生态。随后,王华作了总结性评论,肯定了各位发言人在各自研究领域的成果,并结合攀枝花征地问题与报告人探讨了三线企业与地方社会的关系。

 

(分组讨论第一组会场)

      第二场分组讨论会由中国社科院左玉河主持,66668银河国际范瑛评议。攀枝花学院朱云生(《攀枝花学院开展“三线建设历史与文化”专题研究情况》)介绍了攀枝花学院在三线建设研究中的工作进展,其认为攀枝花学院作为一所三线建设中成长起来的高校,在当前传承三线精神的大背景下,学院肩负着整理史料、弘扬传统、振奋精神的历史责任,为此,学院专门成立了“三线历史文化研究团队”,致力于三线建设的全景式研究,在搜集、整理三线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把三线文化、三线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作为研究的重点。目前,攀枝花学院正在尝试把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结合起来,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和暑期社会实践的开展,了解三线建设的历史,深度挖掘三线精神的内涵。中央电视台《大三线》纪录片导演刘洪浩(《从传播视角看三线建设的大与小》)从工作经历出发,展示了传播视角下的三线建设,并对历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提出了一些建议。刘洪浩提到三线建设涉及我国三分之一的国土,人口覆盖超过一个亿,在新中国工业建设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也为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基础。从事三线建设研究的人员必须要有三个素质,即“有情怀、懂尊重、知敬畏”。攀枝花文物局张鸿春(《我国亟待开展“三线建设学”学科体系建设》)指出三线遗产保护中遇到的若干问题,他强调“三线建设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应该提上日程,以引起社会的重视。 “三线建设学”要打造成一门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学科,尤其要把握好“尊重历史、面向全国、抓好实力、突出重点”这十六个字的原则,注重历史学、经济学、行政学等多领域综合研究。重庆市明泉三线文史收藏馆何民权(《 对“三线建设历史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的思考和建议》)从国家、党建、地方、工业、调迁、移民、精神等多重历史层面出发,着重阐述了自己对于三线建设时间节点的理解,认为三线建设的节点应该以国家财政部不向三线建设输入资金为依据,三线时期运行的企业在国家财政部不注入资金之后,便不能称作“三线建设企业”,只能叫“三线企业”。“三线建设精神”应该上升为国家精神,不仅是总结过去、继承精神遗产的需要,也是凝聚三线地区人心、推动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原广安市委政策研究室傅琳(《建议请给广安授予一张新名片:中国三线精神发源地》)认为三线精神来源于三线实践,而三线实践又产生于三线经验,三线经验升华为三线精神,三者共同发展,相互影响。广安市五机部明光厂的“厂社结合”、华光厂的“干打垒”正是这一过程的表现。广安三线工业遗产陈列馆承载着广安的三线记忆,走在了全国三线文物保护前面,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凸显了广安三线精神的国家性、时代性、真实性、感召性和启迪性。报告结束后,范瑛对以上发言作了评议,认为媒体人对三线建设的关切情怀和史学情怀,政界人士对于学科的思考和社会责任的担当,以及老一代三线建设者对三线企业全身心投入的热情,体现了公共史学的大众参与。从公共史学的角度来看,三线建设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公众史学起源于美国七十年代的史学危机,今天史学研究热度的高涨,来源于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国史学重新回归到公众的领域,这也是公众史学最核心的关键,希望公众史学能推动三线建设研究的发展。

  

(分组讨论第二组会场)

      2019年1月6日上午八点三十分,分组讨论会继续进行。第三场分组讨论由周明长主持,黄巍评议。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莫兴伟(《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的价值体现》)指出该馆作为全国面积最大、展陈最全的三线主题博物馆,在爱国主义和党史教育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该馆的价值体现在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尤以社会价值最为显著,成为了攀枝花最亮丽的一张文化名片。国防科技大学蔡珏(《三线建设技术转移研究初探》)以061基地为考察对象,阐述了技术转移的基本概念,指出在研究三线建设技术转移的一般形式时,应对迁出地企业转移的人员、设备、图纸资料给予关注,并对迁入地企业的引进消化乃至创新的过程展开考察。攀枝花学院王华(《顺从到对抗:三线建设征地与地方族群的博弈》)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征地移民与农民的关系变化及地方政府为改善工农关系所做的努力进行了阐述。对比了三线建设前后,攀枝花当地族群生活环境的变化,指出在三线建设的过程中,当地族群在对待征地的问题上态度出现了分化,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三线建设的曲折性。华中科技大学徐利权(《三线建设建成环境的空间形态与规划思想研究》)运用GIS技术,对湖北省三线企业展开研究,指出其选址具有“大集中,小分散”的特征。在企业厂区的建设方面,通过厂房与地形图的结合,可以发现三线企业突出的规划思想是围绕“集体生活单元”组织生活和生产,同时显著地受到了环境空间形态的制约,厂区设计理念是“被动”适应地形。因而,从国土规划的角度,可以对三线建设建成环境进行实证演化分析。报告结束后,评议人黄巍提出,从该组讨论可以明显地看到“三线建设”研究的多重视角,多学科交叉思路,如地理信息技术的引入无疑会开拓研究的视野,这也是历史学研究者可以借鉴和利用的。

 

(分组讨论第三组会场)

      第四场分组讨论会由张鸿春主持,三峡大学冯明评议。广安市委蒲长文(《利用华蓥山大开发机遇,打造三线军工遗址》)以华蓥山为例,介绍了三线军工历史在现代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潜力。华蓥山计划以金光厂(268厂)、长城机械厂(9846厂)和燎原机械厂(9821厂)为代表,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科普教育和三线文化教育三大主题,通过建设四川三线军工博物馆、溪口“三线文旅小镇”等打造知名的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使其成为华蓥山旅游整体开发中的一大亮点。德阳东方电机有限公司王超(《德阳工业区与三线建设历史回顾及研究基地建设和展示活动》)细致回顾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德阳工业区几起几伏的创建过程。在工业区历史和现状的展示上,2018年底举办的“德阳工业、国之重器”建设成果展示活动引起了与会人员的热烈反响。广安市文物管理所段德强(《以民养军:20世纪70-80年代三线企业民品开发的探索》)主要关注三线企业的民品开发,从三线建设民用工业的背景、开发过程、开发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几方面出发,讲述了三线时期军民结合的具体情形,突出了以民养军的主题。成都晓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刘常琼(《打造社区三线文化的做法和效果》)从后三线建设的角度出发,针对三线遗产的现代意义,以宁江社区为例,分享了打造社区三线文化的具体做法及其呈现方式。原兵器三九八厂蒙庆(《个人感恩企业·四川感恩三线——讲讲<两篇文稿>写作背后的故事》)从个人生命历程的角度回顾了三线建设这段历史,指出川渝地区的发展与三线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对三线建设的调迁提出了加强宣传、摸底规划、政策支持三方面的建议。冯明认为本组讨论涉及到地方史、社会史、个体生命史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在三线遗存的保护开发、三线建设成果展示、三线企业退休人员的安置方面体现了较强的现实关怀。

  

(分组讨论第四组会场)

      上午十点,圆桌会议暨闭幕式在文科楼二区421室举行。各组评论人简要汇报了近两日讨论交流的情况。随后,由66668银河国际历史文化学院陈默和张杨引言,开展圆桌讨论。陈默认为:一、应该将三线建设与抗战时期的工业内迁拉通来看,不能忽视抗战内迁工厂奠定的工业化基础;二、在看待三线建设企业时,迁入地新建的企业在技术水平上,不见得一定比迁出地的母体要差;三、在国际层面,可以将三线建设与欧美的工业化进程进行对比,可能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四、可以将三线建设与台湾的工业化进行对比,从而对其成就和缺失进行更准确的评估;五、从物质到文化和精神层面,体察迁移人群中个体生命的脉动,如三线工人的两重性格等。

      张杨则提出以下观点供大家讨论:一、三线建设对地方的影响,需要关注到地方的民工和轮换工这样的“无名之辈”和弱者群体;二、从历史学长时段分析的角度,将三线建设纳入到近现代中国工业西迁的运动中来,包括抗战工业内迁和今天的西部大开发。工业化是一个强势不可逆的过程,并且使各地的发展趋同,在农业经济占主导的时代,不同地域其实是可能存在不同的发展结果,而工业化却规定了各地发展的一致方向;三、在三线建设的研究中应做到多学科交叉,用现代技术的手段改进历史学的描述方式,从而便于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弥补历史学的描述性叙述;四、对于一些概念的定义可以进一步讨论,如大小三线企业的划分可能不能过于清楚,中央对大小三线的认知是不断变化的,越清楚或许距离历史真相越远;五、在对待三线建设历史真相的分层问题上,应研究三线建设知识的传播史、接受史,这样才能够了解不同阶层的人是在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政治觉悟的情况下做出自己的行为选择。

      上述发言引起了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在大小三线的区分、“三线精神”的内涵等问题上,与会学者进行了热烈讨论。最后,李德英感谢与会代表的报告和发言,指出会议时间有限,但大家的讨论热烈,意犹未尽,希望以此为起点,各位三线建设的研究者、亲历者多多合作交流、互相探讨,共同把三线建设研究推向深入!

 

(李德英教授在闭幕式上发言)

      至此,“三线建设历史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开题报告暨学术研讨会顺利结束。会议研讨气氛热烈,与会人员集思广益,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交流;参会代表的发言资料翔实、论证充分。本次会议,不仅仅是课题开题,也是全国三线建设研究者的盛大聚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充分肯定了历史研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对历史工作者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在这样的背景下,“三线建设历史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必将为推动三线建设历史研究迈上新的台阶做出巨大贡献。